马上注册,看更多事,识更多人,玩转大深圳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x
“问政深圳”各区专栏:深圳市光明新区 一、区域概况:
光明新区是深圳市第一个功能区,2007年8月正式成立,总面积156.1平方公里,下辖光明、公明、新湖、凤凰、玉塘、马田六个办事处,31个社区,2016年末,新区常住人口56.08万人,户籍人口6.79万人,其中侨民侨眷8397人。 新区生态环境优美,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、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和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区。新区地处深圳西北部,东至龙华区,西南与宝安区相连,北与东莞市接壤,是广深港经济主轴上的节点、深圳面向珠三角腹地的桥头堡和重要门户,位于南山高新区、光明高新区、东莞松山湖高技术发展走廊。新区对外交通便利,龙大、南光高速和地铁6号线纵贯南北,外环高速横贯东西,广深港客运专线和赣深客运专线均在新区设站,地铁13号线和18号线分别纳入深圳市轨道四期和远期规划。 二、经济发展: “一城两轮”总体发展战略:围绕建设“现代化绿色新城”,实施新型城市化、新型工业化“双轮驱动”,形成以城市拉动工业化,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良性循环格局,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区开发拉动新城建设的新路。 “五高”发展目标:高品质环境、高科技项目、高档次设施、高素质人口、高水平服务。 “四先四后”开发建设时序:即先规划后建设、先地下后地上、先修路后开发、先绿化后发展。 “四个创新”发展举措:一是创新规划理念。坚持规划先行,整体规划,分期开发。坚持“功能分区、动静分离”,合理规划空间布局;坚持“七通不平,道路先行”,尽量不破坏地形地貌和生态植被,坚持“公交优先、步行优先,客货分流、人车分离”,科学布局并率先完善交通网络;坚持严格控制土地,集约利用土地,打造生态城市、低碳城市。 二是创新产业模式。坚持产业第一,立足“高、大、新”,以循环经济、自主创新为核心,突出大项目带动和园区聚集,大力发展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、新兴产业;突出“增量优选、存量优化”,“调高、调优、调强”产业结构,按照规模化,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思路,打造生态产业链,成为深圳新时期重要经济增长极。 三是创新管理体制。按照“重心下移、指挥靠前、属地管理、错位分局”原则,推进管理“扁平化”,实施精细化、网络化和错位管理,努力完善“一次性告知”、“一站式服务”、“一个窗口对外”制度,积极推行服务外包,形成“小政府大社会、小机关大服务”的格局。 四是创新用人机制。实施“精兵”策略,按照“复合型、创新型、奉献型”的用人标准,重点引进和培养具有强烈创新意识、创新思维的人才。
本栏目支持群众通过网络渠道表达诉求、提出意见或建议。市民网友如有和上述介绍有关的问政信息,请在此专栏提交。
四、发帖须知:
1、本平台按照国家互联网管理有关规定,实行先审后发制。网民发帖应遵守社会公德,文明上网,不得散布谣言,发布扰乱社会秩序的信息。 2、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,诬告、诽谤等须承担法律责任;发帖者需对自己所发表的内容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 3、请按问题归属向部门反映;反映问题要详细具体,并提供可靠的联系方式,以便及时调处。如有需要,发帖时可选择“匿名发帖”或“仅作者可见”。 4、发帖信息中含有下列内容之一的,后台审核将一律不予通过 (1)违反国家宪法、法律、法规的; (2)涉及国家安全、商业秘密、个人隐私的 (3)含有广告或夹带广告的 (4)对同一问政内容重复提问的; (5)问题表述含糊不清或指向不明的; (6)过于简单的咨询或已经在网上公开的问题。 5、涉及个人举报类的问题,请直接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,本平台不予受理。 6、对于恶意发帖、言语粗暴、诽谤他人等行为,本平台有权采取限制发言、删除ID乃至提交警方等方式予以处理。
|